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简称“外教社”)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外知名的外语出版和服务基地。外教社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先后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教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上海市模范集体” 等称号。
  外教社不仅在传统优势出版领域成绩斐然,还深耕数字出版和文化服务。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研发和出版各类外语教材、学术著作、工具书、读物、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图书、社会外语用书、学术刊物和数字出版物,已累计出版40多个语种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一万余种,总印数超过10亿册,重版率70%以上。
  外教社专注外语教育出版,硕果累累,熠熠生辉。外教社编写并出版了数百种国家级规划教材,有多种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国家辞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出版基金等重要奖项或资助。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界》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外语测试与教学》被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
  在图书出版单位2021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外教社取得99分,再次获评“优秀”。2022年,《认知语言学词典》和《“一带一路”国家当代文学精品译库》入选首批“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中国外语教材史》和《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外语教材史》入选教育部年度主题出版项目;《乐学汉语(修订版)》和《魅力魔都》入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资源建设项目;《中国概况(阿拉伯语版)》入选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等7个项目获上海文创资金资助。
  外教社积极迎接教育信息化挑战,着力推进融合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由外教社自主研发的“爱听外语”有声移动学习系统和“WE外语智慧教育平台”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和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外教社全心致力于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每年出资数百万元支持学校科研工作,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高级别学术论坛以及教师教学比赛、暑期培训,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词汇能力大赛,为推动外语教育改革,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助力外语学科建设和新时代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外教社广交天下出版同仁,取其所长,美美与共,共同发展。外教社同世界各地100多家出版机构有过合作,与40余家境外出版公司保持常年稳定合作关系。外教社多形式引进境外优质出版资源,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2022年,外教社被国家版权局授予“2021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海纳百川终破浪,厚积薄发在此时。外教社人将继续发扬守正创新的开拓精神、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是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外研社以“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为使命,每年以80多种语言岀版类别丰富的图书和期刊,并积极探索教育服务转型与数字化融合创新,构建了以教材出版为中心,覆盖教、学、测、 评、研全流程的一站式教育服务解决方案,有力推动国际化布局与中外文化交流,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为全国外语教材出版重要阵地,外研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筑高标准教材出版体系,建设高水平教材服务体系,形成高质量教材使用体系。2021年,外研社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多部外语教材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服务国家战略。外研社出版50余个语种的教材,涵盖多学段、多领域、多模态,服务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有力支持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出版《改革开放的先声——中国外语教育实践探索》《民族复兴的强音——新中国外语教育70年》《人类命运的回响——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100年》三部曲,记述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出版“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课程思政有效路径,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提高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出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多语种版,传播中国教育发展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引领教学改革。外研社教材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法”“跨文化思辨”等教材理念首开先河,《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英语(新标准)》《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新一代大学英语》《新未来大学英语》《现代大学英语》《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新交际英语》《新时代核心英语教程》《大学俄语》《新编大学德语》等数百种精品教材不断再版,每年使用学生达3700万。
  创新教材形态。外研社最早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大学外语教材,依托Unipus与Unischool等教学管理平台,借助 iWrite、Utalk、iTranslate等智能教学工具,发掘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多语言词典数据库等优质教学资源,推动教材与数字融合,助力资源均衡配置,实现线上与线下日趋交融,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助推教师发展,切实赋能施教者、驱动学习者、提效管理者。
  完善教学评价。外研社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牢牢把握教育评价导向,充分发挥语言测试与评价对教学的引导与反拨作用,精研测评解决方案,研发人才评价标准,为高质量外语教育赋能增效。优诊学、iTEST智能测试云平台,以练促学、以测促教;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国际人才行业英语考试、VETS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有效对接语言测试与人才需求,以测评反拨院校育人、优化企业用人,为国家输送良才。
  强化教材支持。外研社密切关注一线教学,积极推动教师发展,通过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和“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辩论、写作与阅读大赛传递育人理念,展现育人成果;通过课程思政课件、虚拟教研室、教学开放周、POA云教研共同体、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等为教师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支持全国特别是边远地区教师的提升与发展;通过“U讲堂社区”为全国12万余名外语教师提供线上互动空间。
  推动教材研究。外研社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研究、指导与服务功能,针对外语教材领域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致力于成为我国外语教材研究与建设的专业智库。中心成立“中国外语教材特藏馆”,上线“中国外语教材数据库”,发布外语教材研究专项课题,设置教材研究期刊专栏,引进国外教材研究专著,岀版《中国外语教材发展报告》,为教材策划、编写与研究提供丰富资料和专业平台。
  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外研社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研究课程思政视角下外语教材建设,还将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设计新型数字化内容体系与服务体系,加强高层次教材研究人才培养,全力支持外语教师教材使用与创新,从而为新时代我国外语教材建设与教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5年,现已发展成为亚洲TOP5的人工智能语言服务平台。公司将近二十年积累的企业客户交付实践能力与AI、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构建“语联网平台”,聚合全球人工译员、孪生译员、机器翻译引擎等多元化的产能资源,实现翻译全流程从低效率的人主导向高效精准的AI主导,重塑翻译流程和译员工作模式,大幅提升效能,赋能语言服务企业,推动行业数字化。
  语言科技领域的“愚公” 重塑语言服务流程及供应链
  传神语联长期专注于语言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创新,大力推动语言服务行业的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自2007年起,企业已先后承担了10多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国家部委、省市的科研项目,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企业之一。并在WMT2022国际机器翻译大赛、2022 iFLYTEK A.I. 开发者大赛上斩获4项冠军。
  公司重点围绕产能组织调度技术、人机共译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进行研发攻坚,打破了关键环节依靠专家和人工带来的瓶颈,并形成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40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9%以上,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余项,并斩获2022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2021年8月2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资深行业专家召开“语联网”平台技术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语言服务领域,“语联网”平台整体设计及“语言服务产能智能组织调度技术”“人机共译(孪生译员)技术”和“垂直领域机器翻译引擎技术”三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服务领域及模式
  传神语联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聚集近百万人工译员和近百个优质机器翻译引擎,语言覆盖80多个常用语种,形成了丰富的产业和服务矩阵,实现语言服务产能的标准化和规模化输出,为国际工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制造业、大文娱、会展业、法律、财经、大健康产业等50多个领域提供场景化服务,已服务包括中央电视台、各级地方政府、各地边防检查站、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石油、腾讯、字节跳动等客户,以及北京冬奥会、上海进博会和贵阳数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
  资质荣誉
  传神语联具有“ISO17100 笔译服务认证AAAAA级”(行业最高级)等权威资质,先后获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工信部部省共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工信部科技司“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入围揭榜单位、“湖北省十大文化产业品牌”等荣誉,入选商务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外文局等4部委评审认定的“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连续多年入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2023年1月,传神语联的语言区块链入选“工信部区块链示范项目”。
  行业意义
  语言服务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基础产业,传神语联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行业升级,助力提升我国各产业的国际化能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跨语言信息处理还可以面向全球提供跨语言信息处理服务,推动我国从商品制造大国升级为信息处理大国。

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要求》GB/T36354-2018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东方正龙拥有流媒体技术、音视频核心编码技术及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等8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专注于教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主流产品包括: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口译教学平台、翻译训练平台、智能同声传译训练系统、线上线下混合式口译教学平台、远程同声传译训练平台、远程国际同步课堂等,是教育领域极具研发实力的高科技企业。
  80%以上的专业外语类院校、双一流、985、211院校使用NewClass 产品;高等院校、职教、普教以及行业机构有众多NewClass用户,并出口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五年来,东方正龙追随技术进步,迎合教学需求,开发出一系列教学应用:远程口译合班课堂、线上线下同步同传课堂、双师互动课堂、双通道录音及回放功能、视频同步跟读录音录像、可视化双流多窗口教学、远程移动互动教学等,在语言教学、训练及评测等领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上海文策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

  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以下简称 “基地”),成立于2013年,由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授牌,连续七年获批由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大部委重点支持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基地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创立和发展,以上海文策为运作主体,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全方位专业语言服务平台。经过十年良好运作,目前基地已成为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四大文化贸易平台之一。2022年,基地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语言服务)”。
  成立以来,基地非常注重翻译教学与实践的科研工作,先后与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等机构紧密合作,多次为翻译专业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宝贵的实践机会,促进高校与企业联动,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翻译人才。2015年起,基地连续多次举办全国翻译专业师资高级培训班、口笔译定制培训班、MTI专业建设高级研修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为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所高校的近1000名师生提供各类专业的翻译培训,获得众多师生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的帮助广大高校翻译专业的发展,丰富翻译专业教师口笔译教学手段,减轻工作难度,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融合新技术、新思路,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国际知名口笔译教学专家先后设计和开发了Oia AI口译教学系统和Oia AI笔译教学系统,提供权威口笔译教学法、高品质教学语料、智能分析、自主学习、考试测评等丰富功能,致力打造全方位口笔译教学与实践、互动与分享的解决方案,帮助高校培养更多优秀的语言服务人才。
  基地凭借优质语言服务、高端翻译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贸易领域丰富的实践,不断为国内外政府机构、企业、个人提供专业口笔译服务,同时积极促进对外交流,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力争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