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38年,位于学校二里半校区腾龙楼。2007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成为湖南省属高校唯一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学科。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师团队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外语类团队仅2个)。2019年9月,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2019年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外国语学院。2021年2月,英语系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22年2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院现开设英语、俄语、日语、法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和翻译共10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俄语、法语、朝鲜语和日语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语言智能与跨文化传播研究10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方向,另有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共1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方向和翻译硕士(包括英语口、笔译方向,日语笔译和朝鲜语笔译)和学科教学(英语)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拥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跨文化研究及外语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是国内外语学科首家获批该基地的单位。学院拥有“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3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和“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湖南省首批专业特色智库‘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心”“湖南省外语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6个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并建有“智能计算与语言信息处理”省级重点实验室。与世界一流语言技术实验室——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瑞宏实验室(The Red Hen Lab)合作建立了亚洲唯一的数据中心和研究中心。为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院在湖南省偏远地区乡村中学建有十余个“乡村外语教育实践基地”。2017年,学院获批《外国语言与文化》和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英文版)两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
  学院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国际化特征明显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教育部教指委主任委员及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获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者40余人,聘请全职高端外国专家近20人。学院拥有“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育团队”“湖南省英美文学与文化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湖南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湖南省外国语言文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法国、德国、西班牙、墨西哥、葡萄牙、巴西、巴基斯坦、印度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合作举办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合作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大数据背景下复合型外语创新人才培训项目”,与英国里丁大学和基尔大学合作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复合型创新型乡村英语教育振兴卓越人才培养项目”。在俄罗斯、韩国和美国承办3所孔子学院,其中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是“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学院图书分馆拥有纸质藏书10万余册,期刊合订本1万余本,订有国内外期刊130种,其中外文刊48种。学院实现了智慧教室全覆盖,设有虚拟仿真实训室、同声传译实训室、校际交互智慧教室、视听说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微课录播室、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在线机辅翻译平台、多语文档机器翻译平台等设备设施。
  学院现有在校生两千余人(含港澳台学生和国际学生),其中研究生900余人、本科生1200余人。三年来,学院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英语辩论赛等各类学科比赛中屡获大奖。2020年,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冠军,2022年,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冠军。自建院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外语师资和各行各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高校、地市重点中学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分别有约60%、85%毕业于此,湖南省经贸、外事、出版、旅游等部门的绝大部分外语骨干也毕业于此,一大批毕业生活跃在外交部、联合国等机构或国际组织的舞台上,部分优秀毕业生在海内外各行业中担任要职。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变革,培养集“外语技能+专业知识+人文素养+融合思维”为一体的跨学科高端外语人才,以最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过硬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和未来引领者。同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坚守师范底色,培养集“一流外语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外语教育人才,以最终培养能引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卓越教师和教育家。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之一。1983年5月,邓小平同志为高教社题写社名。 高教社现有在职员工1800余人,拥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得者等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年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超过1.5亿册。
  经过近70年的发展,高教社已经成为以出版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和专业学术类出版物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业务体系涵盖教育出版、学术出版、在线教育与服务,产品覆盖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期刊、数字化教学平台及服务、教师培训等形态,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教材建设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重要奖项。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是唯一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金奖——单位奖”、唯一入围全球50强的中国单体出版机构。综合实力处于中国出版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高教社作为我国教育出版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的主要承担者,引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方向,出版规模、出版物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坚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294种获奖教材占全部获奖优秀教材总数的36.8%(不含基础教育类),居全国出版单位之首。
  高教社主题出版、学术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出版了一大批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建党100年”等精品力作。出版物多次入选各类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规划重点出版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或资助。主办、合办40余种学术期刊,刊群规模和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13种期刊被SCI收录,其中4种进入Q1区、5种进入Q2区、4种进入Q3区。
  多年来,高教社积极深化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新形态教材、数字教材、电子书、有声书、专题资源库、数字课程等数字化产品呈集群化趋势,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运维数字课程出版云平台、实验空间、iSmart、爱习题、高教书苑等平台,深入推进数字资源和数字化产品建设。统一资源中心、统一支付中心、统一安全中心、智能审核平台、云创平台、防伪码平台等持续迭代优化。出版业科技和标准创新示范项目科技成果得到业界认同。
  高教社以信息化积极服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运营的“爱课程”“智慧职教”“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在线教育服务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学习,助力教育教学。深度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全力做好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运维工作,全面助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负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建设运维工作,服务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育人成效显著。
  在国际化方面,高教社与包括众多知名出版商在内的全球200多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34个语种版本的国际型产品行销世界60多个国家,版权输出数量在全国单体出版社中连年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自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高教人接续奋斗,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不断把事业推向新的高度,积淀形成了“埋头苦干、拼搏奉献,敢于担当、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高教人精神”。
  党的二十大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教社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贯彻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打造主业挺拔、产品领先、技术先进、服务多元、管理科学,更加具有引领力、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型出版和教育教学服务标杆企业,打造数字化时代领先的优质内容、数字资源生产和运营商,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思政教育和网络育人融媒体阵地,着力服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我国外语教材和学术出版物的权威出版基地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国际语言文化出版中心)长期承担着国家重点规划教材的出版任务,已出版了数千种适用于研究生、大学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等各层次的外语类精品教材、学术专著、《中国外语》杂志以及成人教育用书和各类外语考试用书,语种包括英、日、俄、德、法等。出版的国际汉语图书以32个语种版本行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业部拥有大批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作者队伍和经验丰富的职业编辑队伍。多年来,事业部研发了多套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系列教材、多媒体学习课件、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试题库、数字化学习系统、教学软件和iSmart外语智能学习平台等;在产品特色设计、版式设计、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均名列前茅;在教材质量、教材权威性和立体化成系配套等方面普遍受到欢迎和好评。
  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简称“外教社”)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外知名的外语出版和服务基地。外教社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教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高校出版社”“上海市模范集体”“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外教社不仅在传统优势出版领域成绩斐然,还深耕数字出版和文化服务。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研发和出版各类外语教材、学术著作、工具书、读物、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图书、社会外语用书、学术刊物和数字出版物,已累计出版40多个语种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一万余种,总印数超过10亿册,重版率70%以上。
  外教社专注外语教育出版,硕果累累,熠熠生辉。外教社编写并出版了数百种国家级规划教材,有多种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国家辞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出版基金等重要奖项或资助。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界》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外语测试与教学》被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
  在图书出版单位2021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外教社取得99分,再次获评“优秀”。2022年,《认知语言学词典》和《“一带一路”国家当代文学精品译库》入选首批“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中国外语教材史》和《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外语教材史》入选教育部年度主题出版项目;《乐学汉语(修订版)》和《魅力魔都》入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资源建设项目;《中国概况(阿拉伯语版)》入选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等7个项目获上海文创资金资助。
   外教社积极迎接教育信息化挑战,着力推进融合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由外教社自主研发的“爱听外语”有声移动学习系统和“WE外语智慧教育平台”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和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外教社全心致力于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每年出资数百万元支持学校科研工作,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高级别学术论坛以及教师教学比赛、暑期培训,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词汇能力大赛,为推动外语教育改革,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助力外语学科建设和新时代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外教社广交天下出版同仁,取其所长,美美与共,共同发展。外教社同世界各地100多家出版机构有过合作,与40余家境外出版公司保持常年稳定合作关系。外教社多形式引进境外优质出版资源,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2022年,外教社被国家版权局授予“2021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海纳百川终破浪,厚积薄发在此时。外教社人将继续发扬守正创新的开拓精神、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建并主办,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
  外研社以“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为使命,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术优势,经过40余年的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现每年以80多种语言出版类别丰富的图书和期刊,并积极探索教育服务转型与数字化融合创新,有力推动国际化布局与中外文化交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外语图书市场上“真正意义的产业领导者”,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出版改革与发展的缩影”。
  外研社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外语教育与文化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
  外研社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教育等领域精耕细作,成果丰硕。每年出版大量精品教材与学术力作,服务数千万名大中小学生,培训十万余人次外语教师,为推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创新、支持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研社在全球11个国家建立海外中心或中国主题编辑部,在英国牛津设立孔子学院,发起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联盟”,连续7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近三年版权输出数量超过600种,为中外文化融通与文明互鉴搭建了交流与合作平台。
  外研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党的文化教育出版方针,坚守出版质量,大力开拓创新,已形成大、中、小、幼学段全线出版,教、学、测、评、研综合发展,教材出版、学术出版、文化出版、大众出版、辞书出版齐头并行,国内国外市场双向拓展的新格局。
  外研社积极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打造外研在线(Unipus)在线平台,数字化转型迈向纵深,人工智能、线上与线下日趋交融,构建和形成了“外研社+ 互联网”的媒体融合大平台。
  外研社还通过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中国外语测评中心、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构建产研融合、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目前,外研社已发展成为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重要基地、外语类图书出版重镇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外研社荣获“全国优秀出版社”“先进高校出版社”“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讲信誉、重服务出版单位”“全国教材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文化企业30 强”提名单位、“首都文化企业30 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外研社出版的众多图书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要奖项。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契机,外研社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勠力同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