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院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开展“世界文学中的拉美和中国”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通讯员 刘明舒 侯紫怡)4月27-28日,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了“世界文学中的拉美和中国”系列学术讲座,我院梁斌副院长为本次活动致开场辞,我校“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斯蒂芬·哈特(Stephen Hart)主持此次活动。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众议、比利时鲁汶大学西奥·德哈恩教授(Theo D’haen)、秘鲁塞萨尔大学豪尔赫·岸本教授(Jorge Kishimoto)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玛吉·鲍尔斯教授(Maggie Bowers)受邀与我院师生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奥勒·杜林教授(Ole Doering)、湖南师范大学安娜·萨尔丹哈教授(Ana Saldanha)、湖南师范大学大卫·安德鲁·波特副教授(David Andrew Porter)、欧阿语系副系主任西班牙语专业负责人邢鸿儒博士参与此次系列讲座并作学术报告。

4月27日上午,活动伊始,斯蒂芬·哈特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到场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并感谢了外国语学院及西班牙语专业全体教师为举办本次系列讲座所付出的努力。哈特教授强调了中国文学与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学的重要地位,引入本次系列讲座活动的主题“世界文学中的拉美和中国”。


CF75F


随后,梁斌副院长发表开场致辞。他提到,4月对于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而言是丰收的月份。湖南师范大学也非常荣幸地迎来了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共聚湖南长沙这片充满文化活力的热土,共同探讨世界文学中的拉美与中国。随后,梁斌副院长隆重介绍了参与本次系列讲座的专家学者,并对不远万里来到湖南师范大学、分享各自最新学术成果的外籍专家表示感谢,最后他特别感谢了斯蒂芬·哈特教授对本次系列讲座的大力推动和支持。


A6D12


本次系列讲座活动共设有四场主旨讲座。比利时鲁汶大学比较文学名誉教授西奥·德哈恩教授的讲座主题为“魔幻现实主义与世界文学”。在讲座中德哈恩教授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斯蒂芬·哈特教授对德哈恩教授的精彩讲解做了总结与点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在世界文学中不拘泥于相同的表现形式,而是在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学中呈现不同的精彩。塞萨尔大学秘鲁文学教授、巴列霍·西姆普雷国际研究会创始人豪尔赫·岸本教授的讲座主题为“塞萨尔·巴列霍——秘鲁与世界的诗人”。 岸本教授认为,巴列霍的诗歌极具个性化,并在秘鲁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烙印。这种文学创造既属于他自己,又属于秘鲁民族,更属于全世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玛吉·鲍尔斯教授带来的主旨演讲题为“演绎不可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舞台化”。 她在讲座中深入分析了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在影视领域的应用,特别关注如何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转化为舞台剧的创新过程。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众议教授的主旨讲座主题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



讲座主要介绍了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其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中国乡村,塑造了一系列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陈教授讲到,莫言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将中国文学带上世界舞台,更在于他在作品中对中国乡村人民的真实描绘的展现。



莫言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互文,而是与拉美文学有文学层面和人类精神层面的“亲缘关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向读者展示了“第三种现实”,并在作品中展示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生存本能和文化传统在历史中的传承。它渗透在人民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难以察觉却无法割舍。正如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本民族人对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对思维方式的认同是不自觉地。



本次活动除主旨讲座外,还设有两场圆桌论坛。在27日上午的论坛中,邢鸿儒博士和斯蒂芬·哈特教授分别为我院师生做了以“张爱玲作品中的‘哥特’叙事和以“塞萨尔·巴列霍与中国”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圆桌论坛的最后,斯蒂芬·哈特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通过各位专家的介绍与分享,同学们感受到了世界文学在各个民族中百花齐放,它是人类心声的反映,体现了全人类对善良、美、正义与和平的追求,对战争与罪恶的鄙斥。


1ED9A


在28日上午的圆桌论坛中,奥勒·杜林教授、大卫·安德鲁·波特副教授、安娜·萨尔丹哈副教授分别做了“魔幻现实主义与人工智能”、“索福克勒斯与中国民间传说”、“葡萄牙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学术报告。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对报告中分享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同,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世界文学与文化的交流搭建起了重要的沟通桥梁,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更加凸显民族文学的世界性。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使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也是人类表达思想智慧的独特方式,人类奇幻的想象与鲜明的个性永远不能被科技所替代。



在27日上午的讲座结束后,豪尔赫·岸本教授将从秘鲁带来的珍贵藏书赠予外国语学院。岸本教授所赠的十几本西班牙语图书中既包括秘鲁民族诗人塞萨尔·巴列霍的优秀作品,又包括拉美文学学术专著。他表示,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同时,通过书籍与知识的交流,中拉年轻学者能够架起中拉民族文学与文化传播与沟通的桥梁,促进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热烈的掌声中,“世界文学中的拉美和中国”系列学术讲座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型系列讲座的开展彰显了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抓住国家新文科发展历史机遇的决心,通过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与学院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凸显了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同时有益于推动和深化在跨文化背景下复合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实践。此次为期两天的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涵盖了多个领域,不仅涉及文学思考,还深入探讨了传统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上一条:我院德语专业应届毕业生荣获欧盟伊拉斯谟奖学金

下一条:我院教师在第四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