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蒋丰壑)12月17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第二届潇湘中法翻译论坛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中法思想术语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正本清源以跨越语言障碍”为主题,采取线上平台的方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文学翻译问题发表学术报告。
我院法语系主任方丽平老师主持开幕仪式,并介绍了与会的专家学者。
院长曾艳钰教授致开幕词。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教育专员李惟晟(Sébastien Bédé)先生受贵永华(Olivier Guyonvarch)总领事委托为论坛致辞,他感谢论坛为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预祝论坛成功。
我院法语系张弛教授做主旨演讲,他指出,中法互译已经结出丰富成果,为我们创造预备了必要的智识基础,以便更有效地达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激发。他强调,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对中法哲学与人文科学术语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实践进行反思,以词语考古学的严谨性与学术性,阐发词语特殊词语的特定内涵及其特定用法,发现文化交流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以回应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沟通、中国文化积极走出去和主动自我更新的时代使命。”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董强教授以《“淡”之味:中法诗学与美学视野下的“fadeur”》为主题,指出很多文学概念都有源可溯。他从汉语中的“平淡”和法语中的“fadeur”之间的区别切入,结合词源学考察,带领大家体会“fadeur”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中文系白乐桑教授以《法国与中国:语言问题与其它交错》为主题,强调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引进来”,分析了中法文化的交汇是以何种背景土壤滋长的,并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论题,如法国一些著名诗人、哲学家如何深受中国美学观念的影响等。
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王论跃教授以《中国思想术语“體用”的法语翻译问题》为题,以王弼的《周易略例》中“一卦之體”和《周易程氏傅》卷一中的“體仁”、“體法”等词为例,深刻分析了“體”这个术语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多重含义,阐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词汇如何翻译的问题。
我院法语系方丽平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儒家哲学术语“仁”的法译问题》。她对“仁”这个术语的含义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通过对几个法译版本的比较分析,她解读了不同译法所依据的翻译理论,提出了在翻译的“异化”和“归化”之间的取舍原则。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吴鸿缈教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赵鸣副教授,法国阿尔图瓦大学(Université d’Artois)中文系金丝燕(Jin Siyan)教授等分别做相关学术报告。
在论坛在每一个单元发言之后都设置了提问环节,听众不断提出的问题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此次论坛的主题使语言、文化、思想、翻译融为一体,各位专家的主题发言展示了很高的学术性,对于青年学者和法语学子们做了很好的学术引导和实发,激发了许多人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动力,也进一步扩大了“潇湘中法翻译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