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丽娜)12月12日晚,湖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大赛于外国语学院腾龙楼515室成功举办。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李苗和研究生英语教研室的六位教师担任比赛评审。本次比赛致力于鼓励研究生运用AI工具开展学术科研,从而提升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依托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推动其国际学术交流水平的提高。
本次大赛自筹备到举办,共历时数月,经历了班级初赛、校级复赛、预选及校级决赛四个阶段。比赛面向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所有在读硕士研究生。初赛期间,各班同学在任课教师指导下组成研究小组,通过AI工具对专业领域中的选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撰写相关论文。在指定时间内,各小组需制作PPT并进行英文口头汇报,不仅阐述核心研究内容,还要展示AI工具辅助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经过层层筛选,从中挑选出14个优秀作品晋级至决赛。在最终阶段,每位参赛者围绕“AI助我做学术”这一主题进行约8分钟的英文演讲及演示。在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比拼后,共评出了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以及7项三等奖。此外,大会特别设立了“最佳技术团队奖”,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提供技术支持。
比赛结束后,李苗作为评审代表发表了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比赛作品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AI辅助工具介绍详尽且清晰;展示页面设计美观且便于阅读;语言表达虽有小瑕疵,但整体上仍达到国际会议交流标准。同时,他鼓励学生要在注重专业研究的同时也提升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本届大赛汲取了过往比赛经验,与时俱进地将论文写作与AI辅助工具结合,将学术英语写作与演讲结合。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在英语学术写作、表达、思辨及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主流AI辅助论文写作及研究工具,为将来的学习、研究以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
附:比赛获奖名单:
获奖等级 |
学院 |
获奖选题 |
特等奖 |
地理科学学院 |
基于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云南省土地利用分类 |
一等奖 |
化学化工学院 |
光催化制备过氧化氢的研究 |
教育科学学院 |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教育师范生数字素养提升:现状及策略 |
|
二等奖 |
护理学院 |
老年2型糖尿病伴社会隔离者与无社会隔离者抑郁水平的比较研究 |
公共管理学院 |
AI在社会工作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优势、局限与对策 |
|
工程和设计学院 |
基于机械与电子融合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
|
教育科学学院 |
公费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现状研究——以湖南某师范院校为例 |
|
三等奖 |
教育科学学院 |
AI赋能双相情感障碍治疗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器学习中分类器性能:KNN,SVM和CART在二分类与多分类任务上的对比分析 |
|
历史文化学院 |
捣练图:唐代仕女画的璀璨明珠与文化传承 |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基于Dirac半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灵敏度可调的太赫兹液/气体生物传感器 |
|
体育学院 |
人工智能在体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
|
教育科学学院 |
人工智能在心理学专业研究及论文撰写中的应用 |
|
教育科学学院 |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家群像特征研究——基于人教版、教科版、鲁科版的比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