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社会实践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研究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千年窑火焕新彩 匠心传承启新篇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醴陵陶润会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一群人站在桌子边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通讯员 黄泽辰;摄影 谢钰琪 王紫盈 罗冰卉 陈俊良)2025626日,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醴同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醴陵陶润会生活艺术中心,开展了一场以匠心瓷韵、助力振兴为主题的陶瓷文化深度调研活动。醴陵,这座因瓷而兴的湘东小城,以千年窑火淬炼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釉下五彩瓷,将湖湘大地的山水灵韵与匠人精神完美融合。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陶润会非遗工坊,陶艺师钟师傅亲自指导实践团成员体验拉坯成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陶瓷制作的魅力。泥团在转盘上飞速旋转,成员屏息凝神,尝试将湿润的陶泥塑造成型。上釉环节同样充满惊喜,成员们手持毛笔,蘸取釉料在素坯上绘制精美图案。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件陶瓷都是匠人与泥土的深情对话,是技巧与智慧的结晶。

随后,实践团走进陶润会智能工厂,见证了一款陶瓷杯从原料到成品的诞生之旅。在注浆成型车间,陶瓷师傅精准地将泥浆注入模具;施釉车间内,上釉工人手持毛刷,为杯身与把手均匀覆盖釉料;而在高温隧道窑内,坯体经过长时间淬炼,最终蜕变为光洁如玉的成品。工厂负责人冯昕愉表示,陶润会在保留手工修坯、打蜡等关键工序的同时,引入了机器运输、机器除尘等现代技术,实现了“传统+科技”的完美融合,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在了解陶瓷制作过程之余,实践团成员也对陶润会的员工进行了采访对话。在与匠人的对话中,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执着。钟师傅分享道,他从小热爱绘画,被醴陵釉下五彩工艺的精湛技艺所折服,随后系统学习陶艺知识,全力投身于陶瓷事业。他坚信机器虽然能复制形状,但复制不了手心的温度,手工作品承载着不可替代的艺术意义。陶润会艺术设计师陈姣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陶润会,至此一直从事陶瓷艺术设计工作,展现了年轻一代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在为期半天的调研中,实践团成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泥与火的交融、人与机器的协作。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拍摄的素材将剪辑成双语宣传片,通过各大媒体平台传播陶瓷文化,让更多人看到千年窑火在年轻人的创新中熊熊燃烧。

此次陶润会之行,不仅是一次陶瓷文化的深度调研,更是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思辨之旅。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到,陶瓷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博物馆的展柜里,更在于青年一代的意识与双手中。他们期待着更多人能够走近高温中淬炼出的东方智慧,让千年瓷韵在当代青年手中续写新的篇章。


上一条:我院研究生党支部赴醴陵三中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开展英语知识类主题活动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赴醴陵三中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旋律”党史红歌主题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