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术讲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管理 > 科研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智能时代的翻译变革:汉韩/韩汉AI翻译评测与优化——延边大学教授卢星华教授为我院师生讲座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通讯员:张宗亚202549上午,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卢星华教授应我校东北亚研究中心和朝鲜语系邀请,中和楼611会议厅进行了题为智能时代的翻译变革:汉韩/韩汉AI翻译评测与优化线下讲座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朝鲜语系教师及本硕博学生参与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朝鲜语系主任闫超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围绕音译法,卢教授指出,他通过提供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与韩国语字符的对照表以及补充相关翻译规定的方法测试了ChatGPT音译水平,发现ChatGPT在普通翻译和指定音译法翻译中存在差异,普通翻译中包含音译,指定音译法翻译效果略好。因此,他认为通过让ChatGPT学习汉译韩词典可以有效高其音译水平

而针对意译法与倒译法卢教授强调ChatGPT在多次翻译后能改进结果,但对于复杂表达如成语和习语的翻译仍有困难ChatGPT在正常翻译时不能自动进行倒译,指定倒译时可能导致译文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后期进行人工调整因此卢教授建议不使用ChatGPT进行倒译法翻译

最后,他又聚焦分译法,指出ChatGPT通常将长句翻译为多个短句,但存在单词翻译错误,需要后期进行逐词逐句审核。而在合译方面,ChatGPT高效完成合译任务,使用连接语尾合并句子,并能区分敬语和非敬语在减译法上,ChatGPT对主语省略把握不准,并且多使用口语形式词尾其次,无法将原文风格纳入考量范围,通常用敬语形式翻译原文并且常用短句翻译原文。因此,如生成书面语的规范语句,需要进行下达特定指令并在多次尝试后从多个翻译结果中选择适合的译文。

本次讲座聚焦智能时代的翻译变革,结合翻译理论,对汉韩/韩汉AI翻译的结果进行系统评测与优化分析。探讨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局限,分析译文的准确性、流畅性与可接受性,并提出改进策略。通过评测案例,揭示AI翻译在跨语言交流中的实际表现与挑战,助力提升智能翻译技术的应用价值,为语言服务和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反响热烈,有助于推动东亚区域国别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上一条:郭英剑教授现身湖南师大开讲:从《瓦尔登湖》探寻内卷时代的生活价值

下一条: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黄玉龙院长来我校举办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