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俊辉 伊伟杰 钱丹 皮亚兰)11月25日上午,我院法语系于腾龙楼204会议室举办首届“潇湘中法翻译工作坊”(Atelier Xiaoxiang de traduction sino-française)。作为“潇湘中法翻译工作坊”的法方发起人,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教授白乐桑(Joël Bellassen)专程前来我校,与法语系教授吴泓缈、张弛一道,就中法翻译问题及具体非对应性的实例,同法语系的硕博研究生及其他青年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弛教授首先简要说明了翻译工作坊设想的渊源。他同白乐桑教授在五年前就想设立翻译工作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一直在筹划此事,终于等到了落实的契机。在阐述翻译工作坊的主要目标时,张弛教授指出:翻译研究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与其蜂拥谈论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还不如去做一些翻译实践和案例探讨。通过对几个翻译实例进行讨论,目的不是为了得出确定的结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明白有些翻译是成问题的,从而意识到我们不该不假思索地将现有翻译进行套用。他还指出翻译应该要借鉴接受美学,也就是说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受众导向,要让受众一看到译文能够基本了解其中的含义。
白乐桑教授首先表达出对翻译工作坊的赞同和欣赏。他强调学者一定要去挖掘学术领域中的“空白”,并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例:他发现中国学者很少有人去研究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对这个语言研究方面现象的研究,则可能需要从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去深入挖掘原因。对于翻译,他认为务必要抛弃这种幻想: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词来翻译。他认为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翻译,尤其是在翻译哲学概念的时候,比如“道”、“面子”、“无为”。吴泓缈教授也赞同白乐桑教授关于学习动机的看法,并指出应该将其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以解决现代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张教授也补充并举例说明用西方语法来构建并解释中文语法是行不通的,认为白教授跟我们交流翻译有助于我们理解并实践。
白乐桑教授接着就翻译的对应性展开谈论,他认为越是日常生活使用频率高的词,就越没法准确翻译。他用“豆腐”的不同阶段的三种译文来说明翻译是一种调节活动,操纵复杂、灵活且持续发展。另外,他认为有些哲学词的翻译已经得到了解决,并为受众所接受,比如“阴阳”的译文“yin-yang”。在这一点上,他再次强调“学习动机”对受众接受翻译的重要影响。因为法国普通民众对“阴阳”的兴趣和好奇,使得“yin-yang”很快被他们所接受。吴教授也指出,语义和语音接受度的不同值得探讨。张教授补充道:除了“yin-yang”被收入法文词典,还有“禅”也不再使用日译的“zen”,而是中文拼音“Chan”。“豆腐”的多种翻译和“禅”最终的音译就是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异化翻译不是决定,而是一个自然而然地接受。最后,白乐桑教授用“内在化”来概括这种翻译接受现象。他紧接着还谈论了“辛苦了”、“孝”的法译问题。
张弛教授接着做了题为《关于“体用”法译与“verbe”和“sens”中译思考》的主旨阐发。他罗列了从《利氏汉法辞典》上搜集的有关“体”、“用”、“学”、和从Le Nouveau Petit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2007上搜集的对“verbe”、“sens”的解释。他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学”要译成savoir。吴教授指出体和用不可分。张教授赞同吴教授的提法,并认为应该避免用“corps”指“体”,以免造成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读者的误解。张教授引用程抱一先生关于“sens”的解释,它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即“direction”、“orientation”、“synification”。张教授认为“sens”已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和理性比较接近,所以,“bon sens”不应该被译为“常识”,可能译为“情理”、“常理”更合适一些;至于译为“健全理智”,则又不够简练。
在师生互动环节中,在2022级博士研究生曹雪的主持下,三位教授和硕博研究生就《红与黑》中人名“Madame de Dubois”的翻译、“囧”、“面子”、“风水”等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师生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终,有些词的译法得到解决,而有些词没有确切的译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中法文化接受差异,也更深入理解了这些词背后的含义,并学会如何根据语境选择不同的译法。
最后,张弛教授和吴泓缈教授携全体师生,向白乐桑教授致以热烈的掌声和诚挚的感谢。至此,首次“潇湘中法翻译工作坊”完美落幕。以困惑促学习,借交流助成长,此次中法翻译工作坊为法语系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通、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也展现了湖南师范大学法语系的学术专业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我们期待下次的“潇湘中法翻译论坛”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