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青春三下乡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专题热点 > 青春三下乡 > 正文

我院“知行沃乡土,语露润盐田”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渣江镇探索双语教学赋能乡村文化传播新路径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通讯员 乔清泉 刘奕君 许佳怡 杨尚英)为探索双语教学赋能乡村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培育青少年成为家乡文化的“乡土代言人”,近日,我院“知行沃乡土,语露润盐田”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衡阳县渣江镇开展为期14天的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双语课堂、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为乡土文化搭建起对外传播的新渠道,探索乡村文化创新传播的有效路径。

双语课堂是文化传播的“活教材”。实践团围绕渣江镇本土文化,设置“风味美食”“风景人文”等系列课程,融入“图画+英语”“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指导学生用双语介绍渣江米粉、衡阳鱼丸等特色美食,以及南岳衡山、石鼓书院等自然人文景点,使方言词汇与乡土记忆通过双语转换形成具体可感的表达。

乡土代言人是文化传承的“新力量”。团队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渣江镇学生与家长对本土文化认同度较高,但在对外传播方面存在困难。据此,实践团成员前往湖南渣江米粉产业有限公司,观察米粉成形、烘干、包装等生产环节;走访玉麟文化园、文德烈士公园等文化地标,收集相关文化素材;通过多轮问卷与访谈,掌握学生和家长在乡土文化认知、双语表达能力及传播意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深耕乡土,收获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方向。实践团队长表示,此次调研收集了涵盖产业、文化资源、目标群体诉求与难点等维度的第一手资料,验证了双语教学在乡村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也凸显了“培育乡土代言人”项目的重要性。下一步,实践团将整理调研数据,让更多青少年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播者,助力渣江特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上一条:我院赴长沙市学堂坡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英语情景剧特色课堂

下一条:“走进俄罗斯”—我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凤坪村暑期实践团开展俄罗斯文化扩展课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