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戴霁斌 周煜浈 周青宜 曹亦桉)7月25日上午,我院赴长沙市学堂坡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与学堂坡社区党总支携手举办“学堂承湖湘,多语续新章”红色论坛暨2025“爱语得乐”夏令营结课仪式。院团委负责人、实践团指导老师戴霁斌,学堂坡社区党支部书记杨霞,夏令营班主任彭杰、朱新灿、章椰林、张秋良、温加林出席论坛活动。
此次红色论坛创新形式,以实践团成员自创情景剧《语脉》为核心载体,串联起湖湘精神的千年传承脉络。情景剧选取三个时代的“学堂”作为背景,以一名外国留学生的视角展开,通过志愿讲解员的讲述带观众跨越古今的历史场景,展现湖湘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首幕再现宋代岳麓书院朱熹讲学场景,通过朱熹对儒家经典的传承创新展现“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场景转至近代的时务学堂,呈现梁启超与学子探讨新思想、融合中西的变革实践,师生齐诵《湖南少年歌》。第三幕回到现代的学堂坡社区,夏令营学生学习朗诵红色经典诗词,实践团成员化身“多语种老师”,用十种语言朗诵《沁园春·长沙》,传承伟人家国情怀与少年壮志。剧情最后,实践团成员与夏令营学生齐唱《少年中国说》,激昂之声将整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从岳麓书院的“文言之根”,到时务学堂的“新学之光”,再到学堂坡社区的“多语之韵”,情景剧《语脉》重现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了它在不同时代的创新与活力。
随后,实践团队长曹承丽发言,回顾总结了实践团开展的系列特色课程及社区调研的实践成果。
章椰林回顾了在学堂坡社区党建引领下打造的“外语+”特色课程体系以及实践团成员与社区青少年的双向成长,并对实践团的付出表示肯定与期许。
此次红色论坛充分运用区校共建平台,以情景剧为媒、以多语传播为桥,将“讲台”搬上“舞台”,通过跨时空对话与跨语言演绎,在社区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国情怀与湖湘精神,为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