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术讲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管理 > 科研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外国语言与文化”读书沙龙之五“文本细读”在我院召开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通讯员:李若亚)12月13日,由《外国语言与文化》编辑部主办的“文本细读”读书沙龙在湖南师范大学腾龙楼613举行。北京大学丁宏为老师、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老师、阮炜老师和刘曙雄老师同数百名与会者一起就“文本细读”和“文学研究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丁老师从“文本细读”的概念理解入手,提出阅读文本需要兼顾上下文,既不能过于粗放地笼统概括,断章取义,也不要拿着“放大镜”无中生有。针对此观点,同学们深有感触并积极提问:“细读文本之后深挖出的点是否真的是作者想传达的?”

丁老师强调我们要先做读者,给予原作尊重。必须承认的是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天赋,且作品都经过了深入构思,许多研究者一方面会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原作,另一方面也没有把原作者的思想理解到位。阮老师补充道细读文本之后更重要的是个人对文本的感悟,花功夫细读而不思考益处不大,细读文本也不意味着解决一切,尤其是不要拿着理论生套文本,如此将会陷入一种程序化的科研环节,似八股般枯燥无味。刘老师也提到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阅读有一种碎片化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同时也潜移默化到了学术研究中。文本细读使读者可以钻研深入文本,使文本经历时间的考验,重读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其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学习方法尚可但作为研究方法是毫无逻辑可言的。

有同学提问道:“作为文学批评者,与原作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合适?很多学者追求新理论,新文本是否说明研究经典的文本已经过时?”

丁老师回应道,文学作品属于普通大众,而不是理论专家,所以有好的成果的前提是要当一个“读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再做学术。作家的原型是讲故事的人,而批评家的初衷是把作家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但许多评论家是平视甚至俯瞰原作的。文学批评的距离难以量化但我们要给予原作尊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评论家的肩膀上。丁老师鼓励年轻学者不要过于依赖外国学者的理论,站在跨文化的角度,与原作的距离使中国学者也许有更多创新的想法。对于追求新理论,新文本,他的观点是虽然关注这些可以带来最新的研究信息,但我们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要盲目跟随着别人的步调。

接着,有同学提出:“现今学界提倡一种跨学科思维,但有时候也会产生一种令人困惑的研究成果,比如莎士比亚与医学,霍桑与音乐等等…所以,在什么程度上跨学科思维能够推进对于文本的思考?”

丁老师表示跨学科思维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因为原作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且经典文本中当今学者所能挖掘出的新观点少之又少,在这种科研压力下,有时候不得不跨学科研究,但此类研究成果也很容易造成“四不像”,所以需要学者有更大的才华兼顾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不要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针对此问题,也有同学提出:“跨学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阮老师谈到,一方面要给予创作一个休息期,不断突破学术边界,标新立异,迫切的想创新对文学研究没有好处。另一方面,丁老师也谈到没有压力也没有作品,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作家在压力下完成的。老师们都强调文学作为研究的主体性地位,在凸显文学作品主体性地位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跨学科研究,任海燕老师总结道:“要把文学还给文学”。

最后,曾老师讲到现今语料库的出现给文学研究带来挑战,使读者很难静下心来细读文本,因为数据分析可以简便的得到需要的信息。引发了大家对于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思考。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是否需要做出变革?数据库的出现究竟是对文学研究的威胁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丁老师表示,大数据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不仅仅引发的是大家的思考,而更应该是担心,因为一旦把研究的主动权交给电脑,我们也会丧失文学研究的本心。

丁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让大家受益良多,其他与会者也纷纷对此次沙龙的举办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赞誉!同时对下一次读书沙龙充满期待!本次读书沙龙取得了圆满成功!

上一条:丁宏为教授莅临我校讲座

下一条:美国著名华裔诗人、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陈美玲教授莅临我院举行:“陈美玲诗歌朗诵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