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加楠)2025年11月14日晚,湖南师范大学"理解当代中国韩国语系列"虚拟教研室第九期教研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汉韩翻译教程》编委、大连外国语大学李民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朝鲜语系讲师左晋博士担任主讲人,围绕《汉韩翻译教程》的课程开展情况展开分享与研讨,来自多所高校朝鲜语专业教师参会。

活动伊始,李民教授介绍了本次主讲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左晋,并肯定了其在汉韩翻译教学与朝鲜语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她指出,左老师长期致力于翻译实践教学,对“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教学实践有深入探索,期待其分享能为与会教师带来新的教学启示。
左晋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生动展示了《汉韩翻译教程》的教学方法。她强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翻译观念,既要善用技术工具,又要保持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代中国内涵的准确把握。
在主题分享环节,左晋老师以《朝鲜语笔译工作坊》课程为例,系统介绍了“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该课程针对研究生学情特点,设计了“筑基”与“思辨能力培养”双轨并行的教学体系。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积累,课堂上则通过对比教材译文与AI翻译成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翻译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课程创新性地将AI工具融入教学过程。比如通过对比“前仆后继”等特色词汇的教材译文与AI翻译版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时政文献翻译的语义融合、语篇衔接等核心技巧。同时,利用AI生成拓展例句,丰富教学素材,既保持了教学的前沿性,又强化了学生对翻译本质的理解。


在实践教学方面,课程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围绕“中国社会制度优越性”“大国外交”等十大主题,组织学生制作中韩双语短视频。学生团队需要完成编译、配音、字幕制作等全流程工作。这种沉浸式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有效增强了他们对当代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李民教授就翻转课堂实施、AI 比对、课堂展示与作业管理等多元任务并行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分配课堂时间向左晋老师提出了请教。左晋老师在回答中表示,由于课程每周仅有 90 分钟,她通常将课堂分为教学展示、学生作业讲评和课堂互动三个部分,但受时间限制,往往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整覆盖全部单元内容。针对时事翻译展示环节,学生参与度高,原计划45 分钟的分享常常延续至整节课,因此会根据学生表现适当调整课次安排。左晋老师也表示,希望未来能继续向同行学习更高效的教学组织方式。
本次虚拟教研会延续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教学研讨宗旨,为全国韩国语专业教师提供了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参会教师普遍表示,通过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拓展了教学思路,更增强了对“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内涵的深入理解。本次教研会为朝鲜语专业教师提供了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打造领先的朝鲜语课程群教研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