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术讲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管理 > 科研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在我院讲学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通讯员 杨潇、肖佳欣)2023413日晚7点,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在教科院顶层江景咖啡厅做题为《流动性与现代性》的讲座。此次讲座也是我院德语专业与欧盟·莫内计划及湖南师范大学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德意志学术节系列活动之中国教授高端学术讲座的最后一场,讲座特邀浙江大学范捷平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晓樵教授、德语专业全体师生和其他对该话题感兴趣的师生到场聆听。

范捷平教授首先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介绍了王炳钧教授以及两人在柏林相识的经历,接着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流动性与现代性”。

讲座中,王炳钧教授首先以工业化、城市化对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入,说明了世界在工业化之后进入快速“流动”之中。

随后,王老师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人类“流动”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流动即运动,是人类存活的符号,是人类生命的证明,人类自存在伊始便是“流动的”。进入全球化的加速阶段后,“流动”在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第一个阶段以发现美洲大陆为开端,人类开始摆脱上帝决定一切的状态,航海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殖民主义的开端,人们通过旅行这种“流动”来丰富自己的经历,找寻志同道合的人,在流动中寻找理性。第二阶段从文艺复兴结束后持续到18世纪,这个阶段人的主体异化表现明显。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开始转型,经典作家通过文字记载,将自己的思想超越时空地留存下来。第三阶段的开端是工业化的开始,人通过机器摆脱了与有机自然的关联,机器取代了为人劳动的动物。机器的出现让人对时间、空间以及外在世界的感知发生了变化。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变得越来越不自由和不自然。最后一个阶段是工业化后的现代,高科技让人的感官在流动性中受到挑战,人对空间的感知发生巨大变化,流动性也越来越大。

王炳钧教授内容丰富、精彩绝伦的报告引发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深思。范捷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历史上的犹太人移民及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流动性发表了自己对该话题的见解,也强调了人的流动性与物的流动性的差异。王炳钧教授和范捷平教授还细心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德意志学术节系列活动之中国教授高端学术讲座也画上完美的句号。此次系列学术讲座活动让同学们见识了中国德语语言文学领域最顶级教授的风采、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让同学们收获颇丰!

 

讲座嘉宾简介:

王炳钧教授是当前国内德语文学界最受推崇的学者,在德国和海外其它国家的日耳曼语言文学研究界亦享有盛名,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还担任了多个国内外期刊的主编和编委。

 

上一条:我院德语专业举办教授对谈

下一条:吴晓樵教授在我院讲学

关闭